三年三迭代,为何智能制造场景指引参考均以规划设计为先?

2025.04.11星智动态

Share on

前言: 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,打造智能制造“升级版”,工信部在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(2024年版)》基础上,结合智能制造发展实践,进一步修订形成了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(2025年版)(征求意见稿)》。

三年三迭代,智慧工厂建设趋势愈发清晰。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中国智能制造场景指引的迭代逻辑呈现出鲜明的战略导向。通过横向对比2023年、2024年发布的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》及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(2025年版)(征求意见稿)》,可发现“规划设计”始终被置于场景落地的核心位置。

01高战位|政策与战略导向:顶层设计的系统性要求

智慧工厂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内容,在官方文件上为何得到一再强调、历经数个版本不改?

原因在于,自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发布以来,中国智能制造政策逐步从“试点示范”向“体系化推进”转变。工厂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载体,其规划设计已从传统的“厂房+设备”布局,演变为融合空间效率、风险管控和产业升级的系统工程。

没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,工厂将沦为智能时代的工业孤岛。

没有系统性的规划设计,智慧工厂建设注定“先天不足”。

这既源于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优化的内在逻辑,也折射出政策制定者对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路径的深刻洞察。

窥一斑而知全豹,当前智能制造对空间载体的要求已发生质变,智慧工厂规划设计本质上是在物理空间植入生长基因。

智慧工厂的“生长规律”有迹可循,其系统建设理念则在逐步迭代中更为完善。

2023年版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》(以下简称2023版)明确提出,智能制造需覆盖“产品全生命周期、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供应链全环节”,将“工厂建设”“产品设计”“工艺设计”等规划设计类场景作为16个重点环节的前置模块。

2024年版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》(以下简称2024版)中重点环节减少到15个,相关规划设计类场景保持不变,其重要性可见一斑。

而在2025年版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2025版)中,环节大幅压缩、场景进一步整合,结合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发展趋势,凝练出8个环节的40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。

即使如此,2025版中依然将“工厂建设”、“产品研发”、“工艺设计”放在前置性的关键位置,仅在具体场景中增加了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”并将可制造型设计”调整为“制程工程优化”

这一布局体现了智慧工厂建设对“谋定而后动”逻辑的强化:只有通过包含工厂建设、工艺设计的规划设计,才能为后续生产、物流、服务等环节的高效协同奠定基础。

站在全局规划的角度,这种智慧工厂建设从蓝图到实体的闭环设计逻辑,本质上是通过规划设计阶段的“虚拟验证”,降低事后返工成本,从而提升智慧工厂的整体落地效果。

02深融合|深入工业机理,融合工艺要素

智慧工厂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内容,在官方文件的不同版本也有了继承发展的新变化、新风向。

不难发现,面向工艺流程设计、仿真验证、方案优化等业务活动,工艺优化的路径手段更为丰富。从2023版、2024版中强调“基于工艺设计仿真工具、工艺知识库和行业工艺包等”,到2025版调整措辞为“部署工艺设计仿真工具,构建工艺知识库和行业工艺包等”,给出明确信号强化企业生产制造生态构建的指引。

尤其对于非标自动化企业来说,面对客户需求碎片化、工艺复杂度上升、成本控制压力加剧等挑战,突破定制化生产的经济性边界、构建动态响应的技术能力,工艺优化成为必由之路。智慧工厂建设服务商星智数服所参与的普天铁心二期“黑灯工厂”项目,就从行业实践与技术趋势中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。

在普天铁心二期“黑灯工厂”,尽管应用了诸多高标准的先进技术,但技术路线图很大程度上都经过企业自我设计和整合,与高端制造单一领域的极致专精相比,这一工艺优化路径更为完善和实用。

同时,《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》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,即愈发关注工艺要素。

2023版、2024版中对“可制造性设计”场景的相关描述指出,要求企业打通研发、工艺、生产数据链,通过“物理特征与制造能力关联分析”提前预判加工、装配的可行性。

实事求是,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,不同于“可制造性设计”场景对“制造方法”的侧重,2025版调整的“制程工程优化”场景则将规划设计的价值上升到“经营方案”层面,高屋建瓴启发企业管理者进行智慧工厂工艺优化。

见2025版词条描述:

制造工程优化:面向生产准备阶段的设备选型、产线调试、参数确认、资源分配等业务活动,针对产线不平衡、换产时间长、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,搭建中试环境或产线模拟仿真系统,应用产能分析、虚拟测试等方法,实现生产节拍优化和资源有效整合,确保制造过程稳定高效。

星智数服在客户服务中已经将这一理念贯彻于实践,从工艺优化设计、工厂规划布局、设备选型到工装治具设计,验证了工艺前端优化对智慧工厂效能释放的杠杆效应,也映射了智能制造场景指引的迭代。

友情链接: 普天铁心

联系电话400 828 4338

企业邮箱tronstella@tronstella.com

企业地址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张泾工业园泾祥路19号

微信公众号

企业微信

您的姓名:*
您的电话:*
您的邮箱:
立即提交
Copyright© 无锡星智数服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46888号-1

提交成功

信息提交成功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

确认